电网系统内后勤业务的去与从

2019-10-06

1.后勤是什么

       “后勤”一词源出希腊文Logistikos,意为“计算的科学”。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总结征俄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最先使用“后勤”概念,并以此作为军事术语。可见,后勤先出于军事上的用途。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后勤,充分证明了后勤的重要性。

从某网公司的后勤工作范围来讲,后勤广义上包括小型基建、非生产性技改大修、非生产性房产、公务用车、物业服务、员工保障、等十余类业务。虽然形式不尽相同,但从其目的及对象来讲,这些业务都有相同之处:为员工提供服务,其服务范围涵盖了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只要是员工工作与生活交集处的需求,大都是后勤的业务范围。


2.后勤“从哪来”

        后勤业务的出发点是让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交集部分得到充分保障,从而让员工能够更专心、更高效的工作。虽说一定程度上带了一些福利的意味,但总体上来说出发点是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服务”的关系逐渐失衡,服务契约关系逐渐扭曲,电网系统内后勤业务的存在越来越“怪胎”。其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无上限”的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员工对于后勤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是必然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因素,后勤服务标准不断提升,服务要求远超合同规定范畴,用某后勤经营单位的话讲,“服务无上限”。就我个人体验来讲,电网系统内后勤服务水平和系统外如政府、其他国企、私企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也是系统内后勤业务在省市级文明食堂、文明大楼评比中能够屡获佳绩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此高的后勤服务水平与其为员工带来的积极效应却不成比例,反而由于人性的贪婪造成大量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此高的服务水准,就算以“非盈利”性质来经营,其成本也不容小觑,试问谁来买单?

        二是扭曲的契约关系。随着部分后勤业务经营主体分离,餐饮、物业、车辆等后勤业务落到了主业下属各集体企业头上,高标准服务要求和与之相应的高昂服务成本也由各集体企业负责消化。后勤业务不赚钱(部分单位甚至常年亏损),管理繁琐,人员结构复杂,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业务,试问以支撑主业电网发展和营业利润为主要绩效指标的集体企业愿意承担吗?与其说业主单位与后勤经营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不如说是一种“行政命令”,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降低了各集体企业发展后勤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加重了这种契约关系“行政性”、“福利性”意味,使后勤业务板块越来越像一个“怪胎”。

        三是“与世隔绝”的经营环境。电力系统内后勤业务从“出生”以来,一直由“圈”内人经营、服务“圈”内人,好似一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从服务对象角度来讲,多年“被服务”的“习惯”告诉他们,“我就应该少花钱、就应该被服务好”,殊不知外界的后勤服务早已是“明码标价”的时代;从经营者的角度讲,始终是按上级的要求来服务,从未探出头去看看外面的同行是怎么做的,以至于在专业化水平、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被同行落的越来越远。“与世隔绝”的另一方面是指编制内员工与社会化员工间的隔绝。以餐饮服务为例,由于福利补贴直接体现在菜价上,就餐就相当于享受福利,“体制外”的社会化员工如何能够享受到编制内员工认为“理所当然”的服务?这就进一步加深了员工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化员工、尤其是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也一定程度造成了社会负面影响。

除以上三个方面,后勤系统内还存在着多种问题,如服务成本混杂不清、结构性缺员、信息化程度不高等。从管理学上讲,各种管理方法、体制机制没有最好或最坏,只有最合适。当前的后勤体制也是一样,虽然存在种种弊病,但也造就了良好的员工工作、生活氛围,从某种程度上讲未必不是当前最合适的管理、经营方式。那是否意味着后勤业务经营管理方式维持现状就可以了呢?


3.后勤的去与从

       后勤业务改革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而已。电改9号文推动发、售电侧向社会化资本开放,同时输配电价改革中准许成本的核算将逐渐压缩电网企业整体成本。作为电网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也是压缩空间最大、成本最为混乱的一部分,后勤业务的“降本”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上一部分提到了后勤业务当前三个主要弊病,归根究底,后勤业务“畸形”正是因为与市场脱节。所以,后勤业务要想走上“正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也不触及准许成本中的红线,“市场化”是必经之路。

       一是市场化的服务标准。制定覆盖全面、分层分级的服务标准,以与市场接轨为主要思想,做到“明码标价”;划清“福利”与“经营”的界限,全面做到“一事一价”,杜绝“超标准”、“无上限”服务,逐渐以服务成本的限制倒逼服务关系重新回到正轨。

        二是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取消“行政命令”式契约关系,允许集体企业选择、或放弃后勤业务经营权;对继续经营的单位,建立市场化的契约关系,以“经营”的理念取代“福利保障”的思想;对后勤业务缺口,适度开放部分业务市场,逐步将部分后勤服务需求转向外部市场。

        三是市场化的经营环境。建立与外部后勤服务业务标杆企业的交流学习渠道,“走出去”与“学进来”并重,持续强化专业服务水准;转变员工“福利性服务”思想观念,宣贯市场化服务理念;转变员工福利发放模式,放开后勤服务对象范围,允许社会员工有偿享受后勤服务,逐步弱化编制内外员工壁垒。

        如今,部分集体企业、部分后勤业务已由自营转向了专业化外包,某些社会化、专业化标准也已逐渐进入到电网系统后勤体系当中,后勤市场化的车轮已经开始转动。但由于组织关系、体制机制、员工观念等方面原因,可以预见后勤市场化的道路必然是困难重重。想要逐步适应电力行业新环境、后勤业务新形势,电网系统后勤业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